时间:2024-11-02 来源:九天企信王 作者:雨落长安
根据中国的相关法规,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规定,从2016年8月1日起,注册用户需要通过手机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认证。而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规定,从2017年6月1日起,使用互联网服务时需要进行账户实名认证。这意味着中国全面进入实名上网时代。
具体操作环节主要有三种方式:一是通过手机号验证短信进行认证,这是因为运营商实名制基本完成,可以通过手机号追溯到具体用户;二是通过上传身份证照片完成认证,用户需要用身份证拍照;第三,通过完成银行卡实名制认证,即填写卡号信息用户名,银行将返回认证结果。
在这三种方式中,手机号码验证短信是普通用户最能接受的方式。对于企业来说,获取用户短信可以在未来形成服务联系,是整合行业大数据资源,形成完整用户画像的主要关键词。验证短信不仅存在于用户注册过程中,而且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已经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一致选择,是安全和方便之间相对安全的妥协。此外,还有忘记密码、用户随机码登录等情况也需要基于短信的验证码。甚至还有一些移动应用是基于用户的权限,在后台收发短信,用户完全没有察觉。
企业正在强调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,并与用户保持更高频率的互动。虽然微信官方账号、服务号等可以承载很多服务内容,但需要用户的积极关注,使其成为核心用户群体。对于核心之外的用户来说,基于短信平台实现单向服务通知是一种经济通用的方式。同时,通过手机号码实现实名认证,短信可以准确地找到指定用户,从而发送准确的通知或服务信息。
在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、政府监管到位的情况下,相关企业需要与用户多沟通,即使只是单向沟通,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存在感。一些典型的场景包括:商家在“双十一”期间通过短信告诉“老用户”下一个小时会有什么促销活动,以促使他们及时购买;当用户套餐使用到一定程度时,运营商会及时通知用户,避免使用超标引起的争议;金融机构通知用户新推出的产品,同时通知用户资金的变化,以防用户误解为自己操作。
除了商家对用户的服务,随着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,一些内部通知也会通过短信平台告知人们。比如一些需要即时审批的流程,以短信通知的形式提醒审批人;部分内部会议通知通过短信提醒;有些紧急情况,比如设备运行预警,是通过短信通知人的。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,短信发送的成功率远高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通知。